树德立品 2023届高考模拟金卷(一)1理科数学答案

树德立品 2023届高考模拟金卷(一)1理科数学答案,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树德立品 2023届高考模拟金卷(一)1理科数学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部分交通工具变迁年代主要交通工具主要靠步行、独轮车或牛马车;人力、畜力是主力1950年8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正式开航。它是十足的“新鲜事物”,当时坐飞机前,乘客都要20世纪50年代先过秤,体重合格才能坐飞机一因为飞机小,载重能力有限,如果乘客太胖,飞机就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公交车并不普及,由于国内石油资源紧张,公交车顶有一个大的煤气包20世纪60年代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建成通车,全长23.6公里,属于战备工程,不对公众开放中国有“自行车王国”的称号。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省吃俭用才买得起,而20世纪70年代且当时购买自行车得凭票20世纪70年代末期,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风靡中国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公交车开始普及全国20世纪80年代北京出粗车黄色“面的”流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公交车已经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20世纪90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飞机还是个新鲜事物,线路和航班次数都很少私家车普遍,品牌众多,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出租车更新换代,混合动力、无障碍出租车上路21世纪建设更加绿色、环保、人性化的新型交通体系火车、高铁、地铁、轮船、飞机成为国人常见的出行方式新能源车辆加快推广上表能够反映我国交通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趋势:交通工具技术不断改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3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很长时间,由于经济发展滞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民生活贪困,交通工具技术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制造业、筑路技术亦不断进步。(9分)示例仅供参考,如从交通工具种类由少到多(或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等),交通工具技术不断改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以及交通体系越来越完备,更加绿色、环保、人性化等方面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河道纵横,内河行船是江南交通运输的重要手段,江南绝大多数市镇都在河道畅通的地方夹河为市。这些市镇有的以经营手工业为主;有的以某些行业著称;有的是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或产地。吴江的屯村市自明朝以来即为制铁业发达的市镇,嘉靖时“居民数百家,铁工过半”。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又靠近海洋,利于海上贸易。而苏州、湖州的一些市镇则与丝织业发生密切联系,吴江的盛泽、黄希都以丝织品著称全国。苏州的盛泽、嘉定的南翔、湖州的乌镇等地,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各地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摘编自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材料二1920年和1933年前后华北不同人口规模集镇变化表铁路沿线集镇非铁路沿线集镇集镇规模1920年1933年前后1920年1933年前后集镇数百分比集镇数百分比集镇数百分比集镇数百分比大集镇2450%2916%1461%98%中集镇919%3117%313%2119%小集镇1531%11866%626%8073%合计48100%17899%23100%110100%摘编自熊亚平《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差异化发展”(1881一193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及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铁路沿线与非铁路沿线集镇发展趋势的异同,并简析其趋势差异的原因。(8分)【答案】(1)特点:夹河为市;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市镇;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3分)原因:河道纵横,水路交通条件便利;商品经济发达;农业繁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手工业技术发达;商帮的推动。(3分)(2)同:整体上集镇数量都在不断增多;大、中、小集镇分布两者均出现由“两极分化”向“金字塔”结构转变的趋势。(3分)异:铁路沿线大集镇数量增多,非铁路沿线大集镇数量减少;铁路沿线大、中集镇所占比例有接近趋势,非铁路沿线大、中集镇所占比例仍有较大差距。(3分)原因:自然经济解体和西方列强入侵的程度不同;近代工矿交通企业的产生和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