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精准备考原创模拟卷(五)5地理答案

2023届高考精准备考原创模拟卷(五)5地理答案,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2023届高考精准备考原创模拟卷(五)5地理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15.D“以景结情”错,诗歌末句不是写景。16.①原)写了词人居所前后冰雪消融的场景,改)写了州水浩渺、归鸿点点、黄沙漫漫、冰消雪融的场景。②原句空间狄小,意境局促;改句空间阔人,意境开阔。原句意象单一,改句意象丰富且富于公次感。③原句语言牛涩,改句语言流畅。(每点2分)

10.11.A“夺”字含义不同:“不夺农时”中意为失去,耽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意为改变,改换。12.D太宗认为教化百姓是让百姓“贵”的途径,而不是富裕的途径。相关信息见最后一段。13.(1)民力耗尽之后,祸患灾难就产生了。他们难道不想让百姓安定吗?只不过没有找到用来让百姓安定的正确方法罢了。(2)只要让天下人都这样,我不欣赏音乐,不带人打猎,快乐就在那里面了。14.①占凶取决于人的行为,不必拘泥于阴阳之说。②农时很重要,不能耽误。(·点2分,两点3分)》【参考译文】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任何事情都必须追求根本。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衣食为根本,凡是经营农桑衣食,以不耽误时机为根本。要不失时机,对君主而言为政以简不生事劳民才能做到。假若连年打仗,营建不停,而又想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能办得到吗?”大臣玉珪说:“从前,秦始皇、汉武帝,对外穷兵黩武,对内大建宫室,民力被耗尽之后,祸患灾难就产生了。他们难道就不想安定百姓吗?只是没有用来安定百姓的正确方法。隋代灭亡的教训距今不远,陛下亲自承受了隋朝遗留下来的弊病,懂得怎样改变它,不过刚开始还比较容易,要坚持到底就很难。我真希望陛下自始至终都能小心谨慎,才能做到最好。”太宗说:“你讲得很对。安定百姓和国家,关键在于君主,君主能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百姓就欢乐,君主多私欲,百姓就骗苦,这就是我之所以不敢任情纵欲,而不断克制告诚自己的原因。”贞观二年,京城大旱,蝗虫成灾。唐太宗亲自到田野去看稻谷,看见蝗虫猖獗,就捉了几只并骂道:“百姓视稻谷为生命,你却把谷子吃了,你是在危害百姓啊。如果说老百姓有罪过,那么责任也只在于国君一人,如果你真的有灵性,就应当只啃噬我的心脏,不要危害百姓。”说完就要把蝗虫吃掉,左右的臣子大惊,连忙制止说:“吃了恐怕要生病,万万不可。”唐太宗说:“我只希望把灾祸转移到我身上,还怕什么疾病呢?”说完便一口将蝗虫吞下。从此,蝗虫不再成灾。贞观五年,主管大臣上书说:“皇太子即将举行加冠礼,应该在二月里举行才吉祥,请陛下增加兵卫仪仗的规模,使礼节齐备。”太宗说:“如今百姓春耕刚开始,这样做怕要妨碍农事。”于是下令将礼仪改在十月。太子少保萧璃上奏说:“按照阴阳家的推算,在二月里举行最好。”太宗说:“阴阳讲究的禁忌,我并不奉行。如果一举一动都必须依照阴阳,不顾天理道义,而想求得福佑吉祥,怎么可能呢?如果所做的都遵循正道,自然常常会万事吉祥。并且,吉凶取决于人的行为,怎能听信阴阳禁忌呢?农时很要紧,不能有片刻耽误。”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因为天下米价大都一斗值五个钱,那些特别便宜的,一斗只值三个钱。于是,他对侍臣说:“国家以百姓为根本,百姓又以粮食为生命。如果粮食不丰收,人们就不再为国家所有了。既然粮食对国计民生关系如此重大,我又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只希望能够亲身做到俭省节约,一定不要做奢侈浮华之事。我常常想赏赐天下百姓,使他们都富裕尊贵。现在我减少赋役,不耽误他们农耕的时间,使家家户户能够顺应天时种好庄稼,这就是使他们富裕。我还重视推行礼仪谦让的风气,让乡间的百姓,年轻的尊敬年长的,妻子尊敬文夫,这就是使他们尊贵。只要让天下都能这样,我即使不欣赏音乐,不带随从打猎,快乐也就在那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