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英语外研聊城专用答案报纸

2023八年级英语外研聊城专用答案报纸,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2023八年级英语外研聊城专用答案报纸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18.(1)途径:对封建法权进行新的法律解释:按照理性原则颁布新的资产阶级法典。(2分》原因:罗马法植根于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法的体系设计和法学概念闸释具有普适性:罗马法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来源)。(4分,答出两点即可)(2)评述:其本质是一种衙权政策;不利于形成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践踏了国际法原则:不利于当事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认识:适用范周上,各国法律一般只适用于主权国家范围内,国际法用于协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领域上,各国法律所涉及的领域广于国际法:执行上,各国法律依托于国家暴力机关,具有强制性,国际法缺乏凌驾各国之上的执行和监督机构,约束力较弱。(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古代法律与近现代国际法,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关于“途径”,阅读材料一,可知近代西方以英国和法国(法兰西)为代表,在发展现代私法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路径,以英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主要是对封建法律进行资产阶级化的诠释,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主要是参照罗马法制定新的法典。关于“原因”,从罗马法的时代性、罗马法理论和精神的永恒性以及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的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即可。第(2)问,关于“评述”,答案至少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对“长臂管辖”实质的认识,其次是对其影响(主要是负面影响)的分析。关于“认识”,结合所学知识,从适用范围、涉及领域、强制力等方面加以比较即可,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亦可。

17.(1)历程:从试图建立土地国有制到实施农民土地私有制,再到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从鼓励发展自耕农经济(“耕者有其田”)到引导农业集体化、规模化发展,再到因地制宜采取统分结合的经营方式。(3分,答出一点即可)启示:土地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必须从实际出发:须适时创新,不断完善:必须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应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5分,答出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示例所选阶段:阶段二。(1分)论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扩大对华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1935年,中共中央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策和号召。经过一系列的斗争和努力,1937年,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国各阶层紧密团结起来。随着抗战的长期持续,陕甘宁边区及其他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从全民族抗战的大局出发,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施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双减双交”政策的实施,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战的积极性,也强化了一些开明士绅对边区政府的认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彻底战胜日本侵略者,解决民族危机创造了重要条件。(5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解析】本题考查党对土地政策的探索,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关于“历程”,自选一个或几个维度,对土地政策调整的方向进行概述,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经营方式等按时段逐一分析;关于“启示”,答案较为开放,从党调整土地政策的原因,可得出“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从土地政策实践遇到困难,可得出“从实际出发”“适时创新”等;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可得出“尊重劳动人民首创精神”等。第(2)问为开放性设问,社会矛盾的变化必然影响土地政策的调整,中国近代土地政策的调整可从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消长变化展开论述,中国现代的土地政策调整则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入手进行分析。作答时须先写明所选的阶段,论述部分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