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甘肃省高三考试1月联考(标识▶◀)地理答案

2023届甘肃省高三考试1月联考(标识▶◀)地理答案,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2023届甘肃省高三考试1月联考(标识▶◀)地理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14.C(“直接表现诸葛亮非凡的谋略和超人的智慧”赏析错误,这里借八阵图余威写出了八阵图当年威力之大,借此表现诸葛亮的谋略与智慧,不是“直接表现”,应该是“侧面烘托”。)15.①对蜀相诸葛亮的无限仰慕之情。首联两句点出了八阵图的来历,中间两句叙写八阵图中的景物、阵势与威力,千百年后,“余威”尚存。借咏八阵图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②对贤臣的冀盼之情。中唐社会君主昏庸无能,奸臣当道,诗人希望有一位智谋卓越的贤臣主持政局,以期中唐中兴。(每点3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10.A(原文标点:然则公之为宋尽矣,其亦可以死矣。故日:闽僧之告星变,中山狂人之欲起兵,与诏使之不及止,皆所以成信公也。)11.A(A项,文中的“举”意思是“全”,“函谷举”的“举”意思是“被攻破、占领”,两者含义不同:B项,文中的“易”意思是“容易”,“以乱易整”的“易”意思是“取代、替代”,两者含义不同;C项,本文中的“然”是“然而”的意思,“理固宜然”的“然”意思是“这样”,含义不同;D项,文中的“夷”意思是“杀害、夷灭”,“言和而色夷”的“夷”意思是“和悦”,两者含义不同。)12.D(“在丹徒,他能集合普通民众来收复失陷的郡邑”说法错误,地点错误。“丹徒”应改为“福建”。)13.(1)谈论的人感叹文天祥的忠义却惋惜他的才能比不上他的忠心,我认为不是这样。文天祥不是没有才能的人。(“悲”“不称”各1分,否定判断句1分,句意通顺2分)(2)所以文天祥几次失败后却能几次重新起兵,我凭这知晓他的才能。他多次起兵却多次失败,我不认为是他的才能不相称。(“数起”“以是”“称”各1分,句意通顺2分)文言文参考译文:谈论的人感叹文天祥的忠义却惋惜他的才能比不上他的忠心,我认为不是这样。文天祥不是没有才能的人。正当咸淳末年,南宋大势已去,而文天祥却凭借一个偏僻郡守的身份,招募一万多临时组合起来的民众,带领他们去保卫都城,而民众没有溃散,这若不是有驾驭的才能是做不到的。丹徒那一战,(文天祥)能凭借智慧逃脱,道途艰辛辗转遭遇万死,最后来到福建,又能聚集那些民众来收复曾经失陷的郡邑。而他派出去的将领遇到李恒都被打败,两次被打散却又两次重新聚集;而全军又染上疫病,去世的人数超过了一半。五坡岭一战,又遇上张弘范,打了败仗。凡是天祥所起用的将领,都不是李恒、张弘范的对手。元兵兴起于北方沙漠地带,凭借力量称雄海内外,消灭了四十多个国家,歼灭女真乃至北宋王朝。宋王朝自从朱仙镇一战之后再没有能够拿出一支箭、派出一骑向北驰去的人了。元兵用举泰山的力量来打压弱如鸡蛋般的宋朝廷,而文天祥却想用个人单薄的力量、被羁押的身躯去鼓舞那些病弱之人、妇女和孩子,来和孟贲、夏育这样的勇力之徒相对抗,大概兵器还没有互相碰触而魂魄已先消散了。即使有韩信、白起,也不容易支撑啊。所以文天祥几次失败后却能几次重新起兵,我凭这知晓他的才能。他多次起兵却多次失败,我不认为是他的才能不相称。福建一带的僧人说星象疑有变故,中山有狂人想发动兵变,元祖忽必烈下诏却没来得及阻止,都用来成就了文天祥。以方外之人做皇帝的顾问的话,不是也让人丧气吗?然而这不是文天祥谈到的志向。前宋丞相留梦炎不同意释放文天祥,虽说是害了文天祥,也是因为他太了解文天祥了。即使不杀文天祥而让文天祥以道士的身份活到老是不可能的;如果文天祥不以道士的身份终老而有所作为,必定失败,失败后死在盗贼的手中,他的宗亲都会被杀,而夷灭赵氏赤手空拳的将士,也不可能。但是文天祥为宋王朝尽忠,那也算死得其所。所以说:福建一带僧人说星象有变故,中山狂人想起兵,和忽必烈下诏却没来得及阻止,都成就了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