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第一次联考政治g答案

商丘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第一次联考政治g答案,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商丘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第一次联考政治g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14.C(C项,“上片首句描写内心活动…下片首句则写外部表现”错误,上片首句“泪湿罗衣”是外部表现,下片首句“方寸乱”是内心活动。)15.最后两句词人告慰姊妹,东莱并不像传说中的仙山蓬莱那般遥远,可以互传书信,表达了与姊妹常通音信的期望。(3分)词人化用鸿雁传书的典故,(1分)又将现实中的东莱与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巧妙衔接对比,(1分)出人意料地作宽解语,使本词变幻莫测,余味悠远。(1分)(意思对即可)
10.B(原文标点为: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意者亦捐燕弃世,东游与齐乎?)11.B(B项,“含义相同”错误,《琵琶行》“四弦一声如裂帛”的“裂”意思是撕裂。)12.C(C项,“成为五霸之首”错误,原文“为五伯首”的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13.(1)这两个方案都可以使您名声显赫、实利丰厚,希望您仔细考虑,慎重地选择一个。(“显名”“厚实”“熟”“审”各1分,句意1分)(2)曹沫认为战败被擒的将领,并不勇敢;功业废弃,名声泯灭,后世无人称道,并不明智。(“以”“禽”“称”“知”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齐将)田单攻打聊城一年多,将士死伤累累,可聊城仍然没有攻下。(齐国谋臣)鲁仲连就写了一封信,绑在箭杆上,射到城内,信中这样对燕将讲:“我为您考虑,不如停战休兵,使战车和军队得以保全,回国去报效燕王,燕王一定高兴。百姓看见您,将如同见到父母一样恭敬,朋友会兴奋地当众夸奖您,您的功业可以显扬。您对上辅助孤立无援的君主,控制群臣;对下抚养百姓,帮助游说之士。匡正国家大事,改革天下敝俗,功名就可以确立。或者您就抛弃燕国,不顾世人的评说,向东投奔到齐国,我可以请求分给您封地,并确定爵位,使您的财富可以与魏冉、商鞅相比,世世代代享有诸侯那样的威名,与齐国长期共存,这也是一个计划。这两个方案都可以使您名声显赫、实利丰厚,希望您仔细考虑,慎重地选择一个。而且我听说,专门注意细枝末节的人不能得到很大的威望,不能忍受小耻辱的人不能树立美名。从前管仲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这是篡逆;抛弃公子纠而不能为他尽忠而死,这是怯懦;受过刑具加身的惩罚,这是受辱。有这三种行为的人,乡亲都不和他交往,诸侯也不愿意把他当作臣子。如果管仲终身穷困受压抑,幽禁牢中不出门,羞愧而不见人,那么他一直到死,也免不了被认为是污浊的人做了下贱的事。可是管仲虽然连做了三件错事,却仍然掌握了齐国的政权,匡正天下,九次会合诸侯,帮助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名望高于天下,光辉照耀于邻国。曹沫是鲁国的将军,三战三败,并且使上千里的土地丧失。如果曹沫不离开战场,不考虑以后,出战只知拼死不知求生,则不过做一个战败被擒的将领罢了。曹沫认为战败被擒的将领,并不勇敢;功业废弃,名声泯灭,后世无人称道,并不明智。所以曹沫不顾三战三败的耻辱,退下来与鲁庄公谋划,曹沫认为是偶然遭遇失利。齐桓公称霸天下之后,被诸侯朝拜。曹沫凭着手中的一把宝剑,便在葵丘的会盟坛上挟持齐桓公,他面不改色,义正词严。三战三败所丢失的土地,一天就都全部收复,天下为之震动惊惧,威名远及吴国、楚国,美名传于后世。像管仲、曹沫这两人,并不是不能遵行小节,为小耻而死,他们认为一旦身死,功名不立,这不是明智的。所以能去掉怨恨之心,成就了终身的名声;不顾短暂的耻辱,建立千载的功业。因此,他们的功业可以和禹、汤、文武三代圣王争高下,名声与天地共长久。希望您加以考虑!”燕将(深为折服,答复鲁仲连)说:“恭敬地接受您的教诲!”于是燕军撤兵而去。所以,解除齐国的围困,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是鲁仲连游说的功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