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3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 浙江卷地理答案

百师联盟 2023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 浙江卷地理答案,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百师联盟 2023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 浙江卷地理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19.取一套培养皿,①在皿底摆放4粒经过充分浸泡即将发芽的玉米种子,种脐都朝向培养皿中央(如图);②盖上2张圆形滤纸;③将适量的干棉花作为填充物铺在上面,以盖上皿盖后玉米不窜动为宜;④盖上皿盖,用透明胶带将培养皿粘牢在一个不透光纸盒的内侧壁上;⑤关闭纸盒,使培养皿处于竖直状态,放在温度适宜处;⑥4d后观察胚芽鞘和幼根的生长情况。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目的是探究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B.步骤③和④有明显错误,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失败C.④粘贴固定时,无论培养皿的箭头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与否,都不影响实验结果D.4粒种子发出的幼根都向下生长,胚芽鞘都向上生长,这都验证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答案】ABC【解析】图中培养皿中种子的摆放方向不同,观察放置不同方向的种子根的生长方向有什么不同,可以探究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和空气,③将适量的干棉花作为填充物铺在上面导致种子萌发缺少水分,④中盖上皿盖将导致种子的萌发缺少空气,所以步骤③和④有明显错误,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失败;图中不管培养皿的方向如何改变都不影响种子的生长方向,所以无论培养皿的箭头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与否,都不影响实验结果;种脐水平放置,胚芽鞘向上生长是由重力的作用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更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弱,没有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
18.双子叶植物在破土前,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及一部分下胚轴组织向下弯曲,形成弯钩状结构,由弯钩处的下胚轴优先接触土壤,这个局部特化的组织被称为“顶端弯钩”(如图1)。研究发现,生长素在弯钩外侧的浓度低于内侧,并且多种植物激素参与弯钩的形成,其部分分子调控机制如图2。当双子叶植物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导致弯钩打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顶端弯钩子叶(+WAG2生外侧赤霉素(+)基因(+)MYC2(-).HS(+)】素弯茉莉酸→转录因子基因→(*布(+)(-川(+)”形+乙烯→EN3/EIL1均成(-)转录因子“+”表示促进水杨酸“_”表示抑制2A顶端弯钩的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B.出土后,顶端弯钩外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生长速率大于内侧C,水杨酸通过抑制EIN3/EIL1转录因子的活性,从而抑制HLS1基因表达,抑制顶端弯钩形成D.对于顶端弯钩的形成,乙烯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茉莉酸作用相抗衡【答案】A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生长素在弯钩外侧的浓度低于内侧”,可知弯钩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的作用特点。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导致弯钩打开,所以可推测弯钩内侧的生长速率大于外侧。水杨酸通过抑制EIN3/EIL1转录因子的活性,从而抑制HLS1基因表达,最终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从图2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WAG2基因的表达来促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促进顶端弯钩的形成;乙烯通过促进EIN3/EIL1转录因子的活性来促进HLS1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促进顶端弯钩的形成;而茉莉酸通过促进MYC2转录因子的活性,从而抑制HLS1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所以对于顶端弯钩的形成,乙烯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茉莉酸作用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