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一模]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三模拟考试政治试题答案

[淄博一模]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三模拟考试政治试题答案,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淄博一模]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三模拟考试政治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的内容。B项,“因而民间故事以这些思想为主要内容”错,强加因果,原文是“而这些思想自然成为民间故事中的重要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高三答案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A项,“‘总一分’的论证结构”错,应为“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B项,“论证古代思想家从生态角度分析蕴含生态思想智慧”错,原文是“并不是从生态的角度展开的”,且列举故事是为了论证民间故事中的生态意识与儒、道、佛思想的关系。D项,“强调了生态意识有助于解决中国生态危机问题”错,比较东西方生态意识是为了强调“在民间动物故事中,人与万物众生的关系有强烈的道德化、伦理化、情感化倾向”。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D项,“民间故事中生态意识的精髓是人不仅要成己,也要成人,还要成物”错,原文有“也许”一词,对于民间故事中生态意识的精髓的论断是作者的推测。
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关于题意的理解】这里所说的“节”,即“阶段”,三节就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不识好恶“是指不懂得作诗之法,不能区分诗歌的好与歹、优与劣;“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是指作诗多而泛滥:因为无法度、无规矩,故而无所顾忌,不知散畏,作品虽多,却大都是粗制滥造。第二阶段,“识羞愧“可以理解为“懂得敬畏”“明白了作诗之法";“生畏缩”意即不敢随意作诗,“成之极难“意思是写出符合标准的好诗很难:学诗者已认识到以前的仓率与鲁莽,对诗歌产生“敬畏之心”,于是“始生畏缩”,逐渐懂得原来诗歌并不是这么简单。第三阶段,“透彻”是指对事情、情况、道理等理解或表达得详尽而深入,本阶段对诗歌创作的规律、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就不会滥写乱写,能在慎重之下追求诗歌创作的质量,最终信手拈来,也能创作高品质的诗歌。第一阶段只求数量,佳作甚少;第二阶段,因顾及到作品的质量,很少创作;第三个阶段的诗人,在经过不断地积累学、识,磨砺自己的写作技能之后,对诗歌的体悟会逐渐达到“透彻"的程度,也就是所谓的“自然之境”,此阶段创作出来的诗歌都透着诗法、诗味、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