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 广东省2023届高三年级2月份大联考物理答案

衡水金卷 广东省2023届高三年级2月份大联考物理答案,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衡水金卷 广东省2023届高三年级2月份大联考物理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18.(1)重新设计并形成制度化;借鉴前代和中外历史传统;以孙中山的五权宪政理论为指导:公务员的选任由专门的机构考试院负责;考试制度逐步法制化;有一定的资格限制;重视教育经历和实践能力;重视平等和开放。(任答6点即可得6分)(2)有助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一定程度上实践了孙中山先生的宪政思想;扩大统治基础;推动教育的近代化发展和中外交流;推动社会的开放和平等;推动党治和国家统一;但是,也有利于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加强。(6分)

17.示例一:观点: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表现为对本土文化和域外文化的借鉴。(2分)论证: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的思潮。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促进了儒家和道家的交融发展。(百家争鸣、儒学、科技文艺的继承发展都可以)(3分)魏晋南北朝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为中原农耕文化注人了新鲜血液。盛唐时期,胡汉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并随着中国农耕经济向周边扩展。(民族交流的角度一定要有)(3分)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一个高潮,并不断地本土化,与儒学相互交融,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对后世影响巨大。(其他角度的中外交流亦可)(2分)总之,包容性使中华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1分)示例二:观点:兼容并蓄的中华文化。(2分)论证: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异国他邦的文化,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到宋明时期,儒家学说融合佛、道形成理学,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的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3分)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外国传教士来华,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以徐光启为代表的的知识分子会通中西文化,编译科学著作,促进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3分)鸦片战争后,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特别是随着启蒙思想的传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进一步深入(也可写具体表现如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等),推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分)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入中国,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可写具体表现如毛主席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指导了中国的革命与建设。(3分)总之,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1分))(学生说到一个时期,有阐述即可给3分,总分不超过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