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2-2023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2月月考联考试题历史考卷答案

辽宁省2022-2023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2月月考联考试题历史考卷答案,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辽宁省2022-2023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2月月考联考试题历史考卷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18.ACD【命题意图】本题以蛇毒素为情境,主要考查免疫调节,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突出基础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解题分析】蛇毒素属于抗原,不是细胞因子,A项错误;蛇毒素被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激发机体产生二次免疫,使马的体内能够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抗体),B项正确;抗蛇毒素属于抗体,其作用是和蛇毒素结合,使蛇毒素失去毒性,C项错误;蛇毒素被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体内产生抗蛇毒素,主要使马产生体液免疫,D项错误。
14.A【解析】“渲染了送别时空旷辽远的氛围”错,应为“凄清孤寂的氛围”。15.①屈原精忠报国却蒙冤被流放湘江,以屈原类比侯中丞,表达对他忠而被放的理解与同情;②表达了对朝廷昏昧、无人仗义执言的不平;③隐含了同为逐臣仕途不顺的自伤。(每点2分)【解析】诗歌尾联“北阙九重谁许屈,独看湘水泪沾襟”,大意是“那高高的九重皇宫中的重臣,谁能够为侯中丞抱屈喊冤?只能让他面对湘江水像屈原一样泪洒衣襟”。“独看湘水泪沾襟”运用了屈原的典故,屈原正道直行、精忠报国却遭到流放,只能独自泪洒湘江。诗人以屈原类比侯中丞,表达对他忠而被放的理解与同情。而“北阙九重谁许屈”则是对那些朝廷重臣的质问和鞭挞,语气中包含对朝廷昏昧、无人仗义执言的不平。再联系注释可知,诗人与侯中丞一样遭受贬谪,对侯中丞的同情也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伤,隐含了同为逐臣仕途不顺的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