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2~2023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3-280A)历史答案

江西省2022~2023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3-280A)历史答案,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江西省2022~2023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23-280A)历史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42.【命题说明】在当前主流史学界,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批评正在进行。试题紧扣学术热点,强调用唯物史观引领高中历史教学和高考试题研究工作。试题由此展开思路。本题解题思路为:其一,阅读材料,发现问题。通读材料,可发现亨廷顿的核心观点是“现代化滋生社会动乱”,其他观点还有“国家动乱是民众追求财富的结果”等。这些观点似是而非,主要问题在于用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特征概括了人类所有文明的发展过程。其二,结合所学对其观点进行反驳,关键是从正反两个方面,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现代化道路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比较,说明自己的观点。其三,从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角度进行总结,并指出亨廷顿观点的谬误所在。【参考答案】示例:观点:亨廷顿认为现代化过程滋生秩序混乱。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作者观点2分,考生认识1分)说明:走向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方向,但受文化特性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呈现出各自的特征。例如,由于资本主义具有外向性和扩张性的特征,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对本国无产阶级进行疯狂剥削的同时,对外又积极地侵略扩张,以牺牲其他文明利益为代价而推动本国的现代化,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国内和国际秩序的混乱。英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典型代表。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有效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在保持国内秩序稳定,矛盾缓和的前提下实现了现代化迅速发展的目标。(7分)总结:人类文明的现代化进程是各具特色的。亨廷顿站在资本主义的视角分析人类文明的现代化进程,这种观点具有狭隘性。(2分)此外还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作答:享廷顿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出现动乱,那并非因为他们贫穷,而是因为他们想致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41.【命题说明】本题以人类历史上对理想社会的构想为载体,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第(1)问可以分为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前期,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视角展开作答。第(2)问关于康有为“太平世界”构想的特点,需将材料二、三结合起来分析,从文化背景、范围、目标、实现途径等角度作答。对康有为“太平世界”的评价,则需运用唯物史观,从积极和不足等角度分析。【参考答案】(1)陶渊明:国家分裂,战乱不休,士族政治腐朽和黑暗,社会矛盾尖锐: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道家治国理念的影响。(每点2分,共6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罪恶日益显露;人文主义的传播:城市在西方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每点2分,共6分)(2)特点:中西方文化相结合:取消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大同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即太平世界;实行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是中国进入大同社会的正确途径。(任答3点得6分)评价:有利于中国的思想解放:体现了反专制的色彩,是先进中国人对救国之道的探索: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精神财富:(任答2点得4分)思想具有空想性和矛盾性,无法实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