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八模 2023届高三模拟测试卷(三)3文综(XJ)试题答案

海淀八模 2023届高三模拟测试卷(三)3文综(XJ)试题答案,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海淀八模 2023届高三模拟测试卷(三)3文综(XJ)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7.下图是清朝顺治至咸丰年间徽州休宁县朱姓地主置产簿提到的田地契约比例类型图。由此可见,当时图田底契1%⑧田皮契(包括山29%30%皮契1件)目底面田契皿性质不详的田山、地契14%26%口当约注:田底,指土地所有权;田皮,又称田面,指土地使用权。A.土地租佃有了新发展B.大土地所有制盛行C,农业商品化生产普遍D.人身依附关系加强【答案】A【解析】材料所示为清朝时永佃制的做法,永佃制下,佃农依约向地主交纳地租,永久使用其土地以进行生产,且佃农对土地使用有很大的自主权,这反映此时土地租佃有了新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大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C项和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赋税政策调整和租佃制的发展,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排除D项。

6.明朝《荒政丛言疏》中提倡以工助赈,认为以工助赈可以收到一举两得之效:饥民利用兴工得食,不致浪费体力,也不会助长依赖心理;官府可借此兴修水利,水利设施改善了,又可缓解以后水涝旱灾的发生。据此可知,“以工助赈”A.有利于建立救灾的长效机制B.形成了救灾荒政的保障体系C.致使政府财政开支不断扩大D.解决了贫苦百姓的生计问题【答案】A【解析】据材料“以工助赈”可以使“饥民…得食”“官府可借此兴修水利…缓解以后水涝旱灾的发生”,可知这有利于建立救灾的长效机制,故答案为A项。“以工助赈”本身有利于减少政府财政支出,但不足以形成救灾荒政的“保障体系”和“解决”百姓生计问题,排除B、C、D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