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 2023届全国高三单元定向检测卷 新教材-B·生物(六)6答案

九师联盟 2023届全国高三单元定向检测卷 新教材-B·生物(六)6答案,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九师联盟 2023届全国高三单元定向检测卷 新教材-B·生物(六)6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九师联盟 2023届全国高三单元定向检测卷 新教材-B·生物(六)6答案

image.png@!test

16.A+【解析】不同植物的种群密度差异较大,因此样方的大小应进行适当调整,A错误;由于鸟被第一次捕捉后,再次被捕捉的概率下降,因此调查结果可能比真实值大,B正确;调查期间,艾蒿的种群密度始终大于紫荆和樟树的种群密度,但优势物种由艾蒿更迭为紫荆,再由紫荆更迭为樟树,C正确;林窗内发生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高大乔木陆续出现及密度增大,林窗最终可能会消失,D正确。

image.png@!test

6.B【解析】①处对应的是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可催化该化学键的形成,A正确;氢键断裂时,DNA进行的是复制或转录,B错误;该DNA分子中共有2m个碱基,由于A=T,腺嘌呤占总碱基的20%,胸腺嘧啶也占总碱基的20%,即0.4m个,C正确;由于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的,每条链的5'端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该DNA分子的A端和B端各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