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分段学情评估卷 新高考-A(三)3地理试题答案

2023届高考分段学情评估卷 新高考-A(三)3地理试题答案,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2023届高考分段学情评估卷 新高考-A(三)3地理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17.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乾德元年(963年)九月,宋太祖下诏:“礼部贡举人,自今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此后太祖和真宗先后又两次下诏重申此禁令。为防止像李防、杨可法这样的主考官徇私舞弊,开宝六年(973年)三月,宋太祖在省试之外又举行了最高级别的殿试,并且从此将殿试定为“常试”,在发解试和省试之外又增加了一级考试,并且是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从此士人的去取由皇帝亲自裁决,及第的举子都成了“天子门生”。宋朝规定,凡是现任官员应举,均另设场屋考试,称为“锁厅试”,实际上是对现任官员应举的一种特殊的“别试”。淳化三年(992年)三月,太宗接受将作监丞陈靖的疏请,“始令糊名考校,第其优劣,以分等级”。同年,“苏易简知贡举,受诏即赴贡院,仍糊名考校,遂为例”。为防止通过笔体辨识出应试者是谁,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开始在殿试中实行誊录法。尽管宋朝历代统治者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许多改革,却无法禁绝科场舞弊之风,尤其是在封建专制政治下,权贵为主的强势阶层总是恃权弄法,甚至操纵科举。—摘编自崔勇、丁建军《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影响。(6分)【答案】(1)内容:废除公荐制度;殿试成为定制;采取糊名法和誊录制。(2)影响:一定程度上雏护考试公平与客观,缓和了社会矛盾;将选士大权直接控制在皇帝手中,进一步强化了皇权;有利于选拔更多优秀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宋朝的改革无法突破封建专制社会背景,科场舞弊、权贵为主的强势阶层操纵科举的现象仍存在。

2.B【解析】粒子进入磁场后沿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带负电荷,A项错误;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XXX由几何知识可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d=2d,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sin 0向心力gB=m二,解得=2qBd,B项正确;粒子在m磁场中运动的周期T-,粒子运动的轨迹对应的gB圆心角α=180°一30°=150°,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8150C项错误;N点到0点的距离工πm360=r+rcos0=2d+2dcos30°=(2十√3)d,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