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高一考试11月联考(002A·HUN)历史答案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高一考试11月联考(002A·HUN)历史答案,九师联盟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2022-2023学年湖南省高一考试11月联考(002A·HUN)历史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九师联盟答案请关注九师联盟答案网。
1.A【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度,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享国家权力,宗族组织与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因此“忠”与“孝”结合起来讲,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的兴起,宗法制度逐渐瓦解,因此“忠”与“孝”分离,A项正确:材料的重点在于君臣之间,而非亲情伦理,且“淡化”一说也不符合史实,B项排除;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且“空前强化”一说明显错误C项排除;材料并未涉及道德水平急速下降,D项排除。
20.示例:论题: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2分)说明:19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末,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和社会环境的动荡等原因,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和年平均增长率呈现负增长,整个社会经济处于困乏状态;一战期间,由于受辛亥革命推动和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的影响,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由于受国民政府政策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都有小幅增加,说明这两个时期经济有缓慢发展。(8分)结论:国民收入、人口、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发展的主要统计指标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可以考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2分)(其他论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近代中国人口增长缓慢;1850-1887年经济出现负增长,或者1914一1936年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快)【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通过阅读材料,从表格中提取1850-1936年间中国国民总收人,人均国民收入,农业、工矿交通业、服务业等发展变化的两个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论题,如: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说明:结合所学分别说明19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末、1914一1936年中国国民总收人和人均国民收人状况出现的原因。最后对论题总结升华,说明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发展的主要统计指标是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晴雨表